首页 > 分类信息 > 安康 > 正文

青山如弓路似弦——紫阳县交通扶贫工作采撷

文章来源:光讯网
字体:
发布时间:2019-10-14 20:18:36

  陕西光讯网(张俊 董良军 余兴福)多年以前,时常听人说:“去紫阳,再不晕车也要晕三回。”一座巍峨的米溪梁,让多少人“望路却步”。行路难,更是让当地老百姓刻骨铭心。

  据毛坝镇竹山村一位村民回忆,因为不通路,他们当年下山买啤酒用的办法是:先把啤酒倒在“篓子”里,瓶子扔掉,再把“篓子”背回家。该村一位外出务工的小伙子谈了个南方的女朋友,走到村口眼见巴掌宽的小路,吓得不敢动弹,不得不把眼睛蒙起来,让人背着才进了村。

  出行难,不仅是发展的“肠梗阻”,更是贫困的“绊脚石”。绝不能让交通致贫代际相传!紫阳县始终把破解交通瓶颈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一张蓝图绘到底,“一锤接着一锤敲”,“行路难”在久久为功中逐一破解。

  襄渝铁路、包茂高速、310省道穿境而过,国道541激战正酣;全县公路里程达3644.5公里,公路通村率达到100%;一个以县城为中心,以各镇为支撑,以村组为节点的干支相连、辐射城乡、高效便捷的现代交通体系已然建立。紫阳,已经成为陕南交通最为便捷的地区之一。

  而竹山村,也早已在支部书记侯再德带领下,靠着铁锤、钢钎,在千米悬崖峭壁上凿出了一条长17公里的“天路”,成为安康“村道精神”的典型代表。

  一条大路激活产业命脉

  “以前路窄弯急,拉板石的大车进不来,必须先用小车运到东木或者红椿,再用大车运出去,短途倒运,不仅增加了运输成本,也影响销售和价格。”提起关庙村到军农村的这条老路,紫阳天地天然板石公司总经理雷新明一脸惆怅。

  “毗邻的汉中镇巴县已经把路修到了碾子镇,再往前就是紫阳东木了,如果这条路修好了,不仅镇巴人上高速方便,我们去镇巴卖茶也方便。”东木镇关庙村支书余应功这样形容说。

  东木镇关庙村、军农村都是深度贫困村,茶叶作为当地群众的当家产业,至关重要。一条路,关乎两村4000余人、近千亩茶园的经济命脉。

  然而,这条13年前修建的17公里长、仅3.5米宽的水泥路,因超限服役,早已破烂不堪,远远满足不了生产生活的需求,严重制约着东木镇的脱贫进程。

  民有所需党有所应。今年3月底,关庙至军农村级公路提升改造工程拉开战幕。经过三个来月的紧张奋战,宽4.5米、全长17公里(包括8公里油返砂工程)的提升改造工程全面完工。“3个月的工期实在太紧了,工人们战晴天、斗雨天,采取一切措施确保如期完工,如果说过去修路仅仅是解决通的问题,那么现在则是要保质。”紫阳县交通局长朱元地说。

  “你看,对于质量和进度我们也有办法。”东木镇干部王晓斌拿出手机打开“东木镇2019年交通项目建设冲锋群”让记者看,“交通局长、书记、镇长等相关人员都在这群里,工程进度、质量监督措施、料场配比等随时可控,有关工作都可以在群里进行交流。”

  前不久,记者一行驱车体验,只见沿途安全警示标志齐全,路基加宽后不仅可轻松错车,这条路还将紫阳燎原村、镇巴碾子村、汉阴双坪村串联起来,形成互联互通。“现在大货车能进来了,我们可以直接从厂里发货,大大节省了运输费用,再也不怕客户跑了。”雷新明高兴地说。

  雷新明的笑脸更像是对紫阳交通人的一种褒奖。“十二五”以来,安川高速公路全线建成通车,310省道渔紫公路改造工程相继建成投用。全县累计完成投资10亿元,先后建成2座跨汉江大桥,建成紫阳至洄水、紫阳至东木、权河至双桥等县乡公路改建工程223公里,新建通村公路321公里、新增通村组水泥路900公里、 新建连户水泥路826公里。交通扶贫成为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2018年,紫阳在全市县域GDP排名第4位。茶山旅游专线等48个项目建成投用,工业投资增长33.2%。

  一张地图承载脱贫希望

  摆在记者面前的,是一张纯手工绘制的乡村交通图,图上最醒目的是一条弯弯曲曲的公路,在它的周围,村民姓名、乡村院落、产业园、饮水工程、电力设施、油坊、滑坡点等零星分布、清晰标注。

  地图的主人叫王德开——市人大代表、紫阳县城关镇富家村党支部书记。“现在不是卖的有现成的地图吗,为啥还要自己手绘?”惊叹之余,记者还是很好奇。

  “卖的地图没得我这个细发,这里头哪儿有产业、哪儿有景点、谁家贫困程度咋样?我心里都有一本账,再说外面来的客商考察投资、观光旅游,我也好方便介绍。”提起这张“富家村交通示意图”,王德开一下打开了话茬子。

  富家村,也算名副其实——作为城关镇产业大村,全村光茶园就有3100亩,人均达3亩,此外还有150亩猕猴桃、300亩脆红李、38家个体户、1个茶叶龙头企业。“但是交通问题不解决,其他啥都是闲的”,说起路,王德开感受颇深:“以前是土路,车进不来,一下雨就陷进去了。”

  决战贫困,交通先行。修筑城关镇塘么子沟至营梁村这条23公里的产业路已迫在眉睫,提上县委县政府议事日程。县委书记赵立根先后四次到该村现场调研,定措施、解难题、鼓干劲、督进度。

  拆迁的时候,村民朱盛富的叔叔患有精神病,赖在屋里死活不走,在西安打工的朱盛富先后三次跑回来好言相劝,最后只好以给他理发为借口,总算把人哄出来了。动工后,大量的渣土将朱盛富母亲和祖母的坟给掩埋了,他既没有抱怨,更没有找政府讨价还价,而是自己花了一万多元进行清理维护。

  “只要一说到修路,老百姓的积极性都很高,记得2017年腊月二十八大寒那天,全村38座坟全部迁完。”王德开回忆说,工程建设期间协调处理各类矛盾纠纷15起,历时两年建成的这条路,路基宽度可达7.5米,它的贯通有效激活了城关、向阳、焕古三镇的产业发展。

  一张小地图映射出紫阳尽锐出战的脱贫大成绩单——2018年,全县就有10个村、30621人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10.15个百分点,脱贫工作获得中央脱贫攻坚专项督查组高度评价。紫阳技能脱贫模式入选全国精准扶贫典型案例。“但深度贫困的基本县情没有根本改变,制约发展的关键问题没有完全破解。必须拿出‘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勇气攻坚贫困,保持‘快马加鞭未下鞍’的劲头加快赶超,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县长陈莲对于紫阳县情有着清醒的认识。

  “百日决战”在际,紫阳破解交通瓶颈的号角已全面奏响:将力促541国道汉王至焕古段、洞河至城关段竣工通车,建设芭蕉跨任河大桥、擂鼓台旅游公路、蒿坪北沟口至沔浴河公路;“十四五”还将建成洞河、焕古、汉王跨汉江大桥;县到镇提等升级,镇到镇建成三级油路,使全县路网更优化,与外界连接更顺畅;其中年底建成的国道541,覆盖沿线6个集镇10万余人,有力振兴汉江经济带,推动汉江旅游开发,促进乡村振兴。

  一种精神寄托小康梦想

  从紫阳县城驱车8公里多就到了茶山,这是紫阳依托富硒产业和自然资源禀赋打造的一处特色生态景区,也是紫阳的一张旅游品牌。站在茶山之巅,极目远眺,群山环绕,苍翠碧绿,颇有 “茶香山上飘,人在画中游”的惬意。

  酷暑时节,记者一行前往茶山探访,路之变令人眼前一亮。记得数年前记者也曾到此,车过之处,灰尘飞扬,行人掩鼻躲让。现如今,通往茶山的旅游观光路宽阔舒适,一层红色的沥青铺就的彩色地面降噪除尘,安全诱导作用显现,沿途安全标识醒目可见,茶乡美景格外养眼。
  通村主干道提升改造后,向阳镇营梁村一大批村民开始吃上旅游饭。每到节假日,到该村逛茶山、吃农家饭、听民歌的外地游客络绎不绝。村民赵丽的农家乐,客人总是满满的,除了餐饮、卖茶,还提供住宿。“经常有游客需要住宿,甚至主卧都得让给客人睡,我们夫妻俩挤在车里过夜。”说话间,她的脸上堆满了笑容。

  群众的口碑就是最好的奖杯。该县咬定青山不放松,扭住交通战脱贫,全县实现所有建制村100%通水泥路、所有通组路100%的硬化“双百”目标,也一举实现了从“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到 “出门就上车,抬脚不沾泥”的历史性嬗变。 今后,紫阳交通脱贫将紧盯“建设、管理、服务”三大重点,以 “四好农村路”为建设目标 ,新改建一批产业路、园区路、旅游路、安置点连接路,实现村与村、镇与镇的交通内循环,彻底掀开交通脱贫最浓墨重彩的一页。

  处于巴山环绕中的山城紫阳,沟壑纵横,气候多变,灾害频发,既深受出行不便之苦,亦曾饱受洪魔肆虐之困。每当一次次洪灾来袭,道路受阻,险情连连,紫阳交通人总是一次又一次冲锋在前清障保畅,一次又一次置身险境勇斗洪魔,将忠诚、奉献与汗水挥洒在巴山大地。“脚踩烂泥,手握青山;大地为床,星月作伴”交通局长朱元地所概括的这16个字,无疑是对紫阳交通人敢于战天斗地的生动写照。

  “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攻城拔寨的关键时期,全县上下务必始终保持如履薄冰的高度警醒,始终发扬连续作战的顽强作风,咬定目标,勇挑重担,打好‘百日决战’,确保9月底全面完成所有脱贫退出考核指标,努力争取实现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三连优’。 ”县委书记赵立根说。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紫阳人从未退缩,总是以敢创一流、敢挑重担、敢为人先的创优精神迎难而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站在脱贫攻坚“百日冲刺”的关键节点,他们必将以更加忘我的工作姿态接续战斗,在决战贫困迈向小康之路的征程中奋勇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