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旬阳市 发布时间:2025-11-06 13:56:38
“推窗见绿、出门见景,院里能种菜,河边能散步”——这是如今旬阳市群众对生活环境的普遍描述。“十四五”以来,旬阳市锚定“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核心目标,以点带面、全域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从庭院风貌的“微改造”到生态保护的“大文章”,逐步实现了从“脏乱差”到“洁净美”、从“要我改”到“我要改”的全方位转变,一幅全域覆盖、全民参与、全景皆美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
走进旬阳市双河镇高坪社区,绿树绕屋、屋舍俨然、街道整洁的景象扑面而来。几年前,这里还是房前杂物堆积、巷道泥泞不堪的模样。如今,闲置土地变身“微菜园”“微花园”,土坯房换上明亮“新装”,泥泞路升级为平整水泥路,普通农家小院成了“安居乐业、滋养身心”的幸福港湾。
高坪社区居民胡海爱说:“这几年村上整得还蛮美的,我的房子以前是土房,现在把它改造了一下,外头粉刷了一下,屋里装修了一下,住着蛮好的,舒适整齐又干净,人看了心里舒服。现在出门到处看着都是干干净净的,我自己也愿意把院子收拾整齐漂亮。”
高坪社区居民胡海爱的心声,道出了旬阳群众的共同感受。在人居环境整治中,旬阳市始终坚持“尊重群众意愿、贴合实际需求”,不搞“一刀切”,推行“四改三建”(改房、改水、改路、改环境,建园、建绿、建文明)与“一户一策”相结合,鼓励群众根据自家情况自主设计庭院,从“等着改”变为“想着改”。
如今,这样的转变已从双河镇延伸至全市各镇,形成“一镇一特色、一村一韵味”的生动格局。吕河镇的“庭院经济”让蔬菜、花卉既扮靓庭院,又为农户带来增收效益;蜀河镇的古民居改造在保留青砖黛瓦传统风貌的同时,同步完善水电气等现代生活设施,让老建筑焕发新生;构元镇的“美丽庭院”评比活动,以“晒庭院、比整洁、评最美”的方式,激发群众参与热情。截至目前,已在全市21个镇全面铺开,建成示范镇1个、示范村43个、示范户1.1万户,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真正让乡村“面子”更靓、“里子”更实。
环境要美,基础设施是关键。“十四五”期间,旬阳市聚焦垃圾处理、污水治理等民生“痛点”,全域推进基础设施升级。在垃圾处理方面,借鉴双河镇“智慧垃圾站”模式,将昔日半露天、蚊蝇滋生的垃圾“死角”,升级为全封闭、高颜值的标准化垃圾站,让垃圾站从“脏乱点”变成“景观点”。同时,全市引入智慧调度平台,实时监控垃圾清运情况,确保“日产日清”,彻底解决异味与二次污染问题。
“以前垃圾站离得近,夏天蚊蝇多、气味大,路过都得绕着走;现在垃圾站跟小景观一样,黄墙黛瓦还画着画,扔垃圾也方便了!”马家村村民廖吉琴说道。
马家村村民廖吉琴口中的“变化”,正是旬阳市人居环境整治取得成效的生动注脚。如今,行走在旬阳大地,无论是平坦村庄的整洁有序,还是山区村落的生态宜居,无论是城镇周边的“精致小品”,还是偏远乡村的“自然野趣”,人居环境整治的成果都随处可见。这场“蝶变”,不仅让旬阳的乡村“增颜值、提气质、升品质”,更激活了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为旬阳市乡村振兴交出了一份“生态宜居、百姓满意”的精彩答卷。
(作者:乌蒙 王用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