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做好巡视巡察工作个别谈话


稿件来源:李政权 侯晓璐 发布时间:2025-04-30 16:28:15


  巡视巡察工作是上级党组织对下级党组织履行党的领导职能职责的政治监督,其根本任务是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业务性、程序性、权威性、全面性很强的党内监督工作。2024年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规定,开展巡视巡察工作可以采取13种方式来了解问题,其中个别谈话是巡视巡察最基本的工作方式之一。

同时个别谈话也是巡视巡察工作获取情况、发现问题、了解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在某种程度上贯穿着巡视巡察工作的始终。个别谈话工作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巡视巡察工作的成效。

我有幸参加了一届省委巡视工作,结合工作实际。下面我就如何做好巡视巡察工作的个别谈话工作,谈一下自己的浮潜认识。

一、充分做好谈话准备

毛主席说:“不打无准备之仗,要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做巡察工作更是如此,要不打无准备、无把握之仗。巡察谈话工作中有前期集中安排的面上谈话,有中期了解问题的个别谈话,还有后期为了深入了解相关问题线索的专人个别谈话。不论是前期、中期、后期的谈话,总而言之谈话前,要围绕谈话对象和有关问题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一是全面收集基本素材。进驻被巡视巡察单位前,也就是谈话准备阶段,一要加强学习吃透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巡视巡察工作的要求,党章党规、《巡视工作条例》等重要党内法规文件,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提高谈话的政治站位,把握好问题标尺和谈话要点。二要注意通过纪委监委相关纪检监察室、组织部干部监督科和相关干部科室、审计、财政、政法、信访等部门收集被巡视巡察单位的相关情况,重点了解涉及被巡视巡察单位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的重要问题线索以及本次巡视巡察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同时,结合被巡视巡察单位的特点了解中央和省市委对该单位的具体要求。并组织相关人员对各类信息材料进行全面分析研判,初步确定应予关注的重点问题和重点对象,把握好方向,拟定谈话提纲,做到有的放失。三要通过媒体、网络、广泛收集相关舆情信息。重点是被巡视巡察单位曝光的负面舆情和舆论热议的事件,特别是民生领域、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要特别关注。适时把握好负面清单和被巡视巡察单位的风险点,做到心中有数。

二是掌握谈话有关情况。主要掌握谈话对象有关情况和被巡视巡察单位有关情况及谈话应该注意的事项三个方面。一是详细了解谈话对象的基本情况。比如年龄籍贯、家庭状况、兴趣爱好、学习和任职经历等情况,做到有针对性,不能死板硬套,照着省委巡视谈话提纲生搬硬套,要灵活运用,突出重点。掌握信访反映被巡视巡察单位谈话对象的有关问题,确定谈话的重点,带着问题说。对于指向明确的,找准问题重点和突破口。二是特别要全面把握被巡视巡察单位的职责和使命,“三定”方案、班子成员分工、领导干部花名册、述职述廉材料,先做好研判分析,做到谈什么?怎么谈?不慌不乱。三是注意营造宽松的氛围,要灵活多样不呆板,要向交朋友那样去沟通交流,才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要把握好谈话的“切入口”和节点,便于谈话过程中找到合适的切入话题,让谈话对象敞开心扉说实话、说心里话,增强谈话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是科学拟定谈话方案。一是巡视巡察重点对象是被巡视巡察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前期的谈话对象一般为班子所有成员、下属单位主要负责人、机关科室负责人、离退休干部、“两代表一委员”。这是面上的一般范围,根据被巡视巡察单位提供的花名册列出谈话初步名单,拟定具有针对性的谈话提纲和方案。二是针对重点工作、中心工作,将政策落实、工作落实、责任落实关键岗位上的干部纳入谈话范围。重要工作参与者、服务对象、特定群体等要纳入视野,补充谈话对象名单,做到既广泛又深入、既全面又不滥。三是确定谈话对象之后,要做好谈话分组,科学分组,明确分工。一般主要领导由组长谈,班子成员由副组长谈,科室负责人、下属单位主要负责人由其他组员谈,补充名单的对象视情况灵活安排。制定谈话步骤,在没有掌握具体问题时,直接找领导本人谈话,他们有可能以不清楚为借口,回避问题、推卸责任。因此个别谈话步骤可自下而上,先找具体经办人谈,了解事情的经过,再找有关领导谈,弄清问题的原因。这样安排谈话会,起到事半功陪的效果。

四是精心拟定谈话提纲。谈话中,谈话人问什么、先问什么、怎么问,会直接影响谈话效果。一要认真拟定谈话提纲,明确谈话目的、任务,列出需要了解的所有问题,合理调整先后顺序,做到环环相扣。原则上应提前将提纲送达被谈话对象,应内外有别、上下有别,丰富谈话内容。二是要在提纲的基础上细化谈话内容,与主要负责人谈话的重点内容为应着重了解领导班子及其成员执行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廉洁纪律、组织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重点关注政治问题和腐败问题交织,不收敛不收手,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现在重要岗位且可能还要提拨使用的领导干部,同时具备以上三类情形的是重中之重与班子其他成员谈话的重要内容为着重了解主要负责人的情况,党委(党组)和纪检监察机构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的情况,党委(党组)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情况,分管范围内感觉不踏实的人和事、群众议论较多的领导干部等。要因人因岗,灵活把握,不能千篇一律,生搬硬套、呆板教条,不要被提纲约束,要灵活运用,针对谈话对象岗位职责和个性特点、履历分工等有针对性的分门别类的谈,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是有针对性地制订方案。一般带着问题深入了解阶段,确保有话可谈、谈出问题、谈出深度。在市县两级巡察实践中,要下大气力破解“熟人社会”“人情社会”难题困扰,有针对性的拟定谈话提纲显得尤为重要。

六是搞好分工协作配合。对谁主谈、谁记录汇总、谁跟踪问效等进行具体分工,做到有的放矢,忙而不乱。特别是要真实完整的做好记录。例如,对上一轮巡察及纪检监察、组织等部门通报的问题以及被巡察党组织汇报的问题可安排专人负责汇总后分解到各谈话组,进行针对性的了解。同时,要对谈话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考虑周全,根据需要做好相应应急预案,防止出现极端情况。

    二、讲究谈话技巧策略 

个别谈话是思想性极强的一项政治工作,是谈话人与谈话对象之间的思想交流和心理交锋。巡视巡察人员要根据谈话对象的不同特点,认真学政策、学法律法规、学心理学、学技巧,保持“五个敏感”,做到“五个善于”。

一、对“无意之言”保持敏感,善于倾听。巡视巡察中,能够直面矛盾,只谈问题,特别是能如实反映党员领导干部问题线索的谈话对象并不多,但这些对象往往是帮助巡视巡察组深入了解情况、打开工作局面的关键。因此,应将其视为巡视巡察中宝贵的信息来源,给予足够重视,在谈话中要保持高度敏感。遇到这样的谈话对象,应 对其充分尊重、认可,认真、细致倾听谈话内容,形成良好互动,鼓励他们把问题说深说透。比如,某巡察组在对某县巡察过程中,一谈话对象对巡察组说:“我们县教育体系基本齐全,已经实现全覆盖。但几个公立小学是租用的。”巡察组敏锐地察觉到,该谈话对象话中有话,因为公立小学都是财政投资建设的,为什么要租用他人的?巡察组顺着话题深入追问,知情人反映这几个小学位置好、生源充足,效益好,教育系统就高价租用私人场地,美其名曰:利用社会资本办学。实则是个别人借机非法谋取个人利益。最后在线索移交被巡察地纪委后,经查,该单位“三重一大”几乎没落实、财务管理会乱、资金使用严重违规,教育主管负责人通过“蛋奶工程”等违纪违法行为获利,巨额财产来源不明,其后来被移交司法机关。

二、对“弦外之音”保持敏感,善于追问。巡察谈话中一个常见情况是:一些干部群众或是出于对巡视巡察组的不了解、不信任,或是因为不想得罪人,谈话常带有试探性、隐蔽性、保留性的特点。在具体谈话中就是:能够提及问题,但说一半留一半,含糊其辞;或是实际上讲问题,但却当一般的情况和现象来反映;或是只说倾向性、苗头性问题,而重要内容、深层次问题却引而不发,看巡视巡察组如何应对,这可以说对巡视巡察干部是一种挑战。针对这种情况,要善于敏锐捕捉,听出“话里有话”,及时接住话茬,及时进行追问,把“弦外之音”和“潜台词”弄清问明。

比如,当谈话对象说“我们领导有很强的工作能力,熟人很多路子广,没有他办不成的事。听说检察院找其核实过一些情况,没有什么事了”时,其很可能是想表达“有事牵涉到该领导了”,但又不方便直说,只是试探巡视巡察干部的看法。如果巡视巡察干部能巧妙地追问下去,谈话对象便很有可能把他了解的情况说出来,否则就有可能使本应该了解到的重要信息“短路”。再例如:某巡察组在某县巡察时,一位同志在谈话临近结束时随意说道:“现在有的人就是胆大。”巡察干部听出弦外之音,及时跟进请他说说身边有哪些胆大的人、胆大的事。很快,他便说出了单位一把手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用公款为班子成员每月补助通信费并美其名曰工作需要的事实。后来,巡察组及时将该线索移交当地纪委处理。

三、对“只谈成绩”保持敏感,善于引导。前两种情况,谈话对象都有较强的谈问题意愿,但也有一些干部群众在谈话中不愿主动讲问题,最常见的就是只谈成绩,不谈问题。然而,工作成绩并不是巡视巡察谈话的重点,过多说成绩,就偏离了巡察主题。实际上,这也是巡视巡察中最常见的无效劳动,应予重视。因此,对于谈话对象滔滔不绝谈成绩的,必须及时打断,重申巡视巡察要求和特性,明确告之巡视巡察谈话不同于干部考察和情况汇报,这时必须直面问题,不能任其发挥,要防止被其牵着鼻子走,要及时收拢话题,控制好谈话内容和走向。

四、对“无话可说”保持敏感,善于提问。有的干部谈问题时无话可说,甚至保持沉默,使谈话陷入冷场、甚至僵局。这时,应区分谈话对象是“不愿说”,还是“没准备”。如果是“没准备”,可以让其围绕问题回去重新准备,下次再谈;如果是“不愿说”,可根据谈话对象的自身情况、工作性质、工作经历以及身边的领导、同事的情况,由远及近进行提问,做到迂回深入,逐步帮助其打开“话匣子”。

五、对“自相矛盾”保持敏感,善于反问。有的谈话对象是关键领域、敏感岗位上的领导或干部,谈话对象往往却对这些地方已经存在或正在发生的、群众反映突出的明显问题避而不谈,反而大谈成绩;还有的在谈话中遮遮掩掩,前后矛盾。这种情况,说明谈话对象有一定的防备心理和掩饰意图,有的甚至自身可能就有问题。对此,可以抓住其谈话中存在的疑点,及时反问,看其如何应对。一般来说,为了自圆其说,谈话对象都要补充追加一些情况,有的问题可因此得到解释,也有的会暴露出更多的破绽,为巡视巡察组下一步深入了解情况打下基础。

三、注重把握谈话技巧

个别谈话是一门学问,方法技巧运用得当,会收到事半功倍效果。巡视巡察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巡视巡察谈话也需要打好组合拳,下好先手棋,步步为营。谈话中,要做到因人而异、因事而异,注意思想引导、心理疏导,随机应变、灵活运用。

一是从其工作履历开始谈。谈话前,认真查阅谈话对象的《干部履历表》,聊天式的了解其籍贯、家庭状况、学习简历、工作经历等基本情况,从其关心熟悉的话题谈起,进而营造宽松的谈话氛围,消除陌生感、拉近距离,打消戒备心理,引导其敞开心扉说实话、说真话、说心里话。

二是从其切身利益谈。年度考核、职级晋升、职称评定、工资待遇等事项关乎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从被巡视巡察单位干部职工关心的职级晋升慢、职称评定不公、年度考核出现“基本称职”等“不平衡”的话题中寻求突破口,从情绪波动中顺藤摸瓜,窥斑见豹,发现被巡视巡察单位党组织管党治党和队伍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三是侧面迂回抽丝剥茧谈。刚开始谈话,如果直指问题、触及要害,谈话对象会有防备心理和种种顾虑,不敢说、不愿说。首先,谈话人可以以探讨方式,先与谈话对象谈有关工作及制度规定,明确是非标准。其次,谈具体事项本身,把问题找出来。最后,谈问题的经过和原因,揭开事实真相,锁定责任人及相关证据。

四是由小及大逐步深入谈。谈话中,有些谈话对象避重就轻,常常说小问题、不说大问题,说部分问题、不说全部问题。有些谈话人掌握不好,一提问就透露出意图,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谈话一般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先从小问题入手,突破后再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直至和盘托出所有问题。

五是“一对一”谈。在与被巡察对象个别谈话时,是以“二对一”还是“一对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情况是“二对一”谈,一人主谈、一人记录。如果谈话任务比较重,且“一对一”谈话能够取得谈话对象的充分信任,使谈话对象感觉更加保密,经组长同意后,可进行“一对一”谈话,这种方法既容易产生良性互动,也便于打破砂锅问到底。这种方式一般常常在最后深入了解问题线索时采用。

六是对一人反复谈。个别谈话时,有的谈话对象思维跳跃比较快,往往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反映问题支离破碎,描述问题缺乏逻辑,如果实时追问可能会引发其顾虑而闭口不谈。为了精准地把问题搞清搞透,在与其谈完后,可就某个问题反复找其核实追问。采取这种方法时,可多叫几人“陪谈”,让被巡视巡察单位摸不清真实意图,从而达到保护谈话对象的目的。

七是多人印证谈。这是就某一个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找与之相关联的人员多方位来求证说明。例如某巡视组巡视某学校时,有人反映个别校领导在评审现场干预票决结果事宜,这样仅听一面之词不行,就要约谈所有现场评审委员会的成员,让其逐一还原当时的真实情况,出具原始票决记录,确保铁证如山。

八是延伸扩大范围谈。巡视巡察是对被巡视巡察单位的一次政治体检、是一次“画像”,“体检报告单”真不真实,肖像画的准不准,某种程度上也取决于谈话的覆盖面。为了更客观、立体地反映被巡视巡察单位党组织全貌,可有针对性地延伸扩大谈话覆盖面,可以下沉一级向巡视巡察对象工作过的地方延伸了解,可以与一届任期内离岗、退休的老领导谈,也可以召集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谈,群众代表谈,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

九是与“一把手”重点谈。在普遍谈话的基础上,就反映的重大问题、疑难问题及大家都有反映而说不清的模糊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区分类别,分解细化,重新拟定谈话提纲,让“一把手”直面问题,重点作答重点“画像”,弄清问题的真实面貌和原委。要安排精干人员,重点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党委政治生态、干部作风和单位文化建设等方面深入细致开展与一把手谈话。和一把手谈话,一般安排在谈话阶段后期或者中期进行,这样效果会比较好。

十是单刀直入直击要害谈。大多谈话对象有很强的党性,但有的在工作中受到排挤、提拔使用上受到不公正待遇,还有些本人就是举报者,他们往往掌握一些真实情况,也会配合巡视巡察组工作。谈话中,谈话人简要介绍谈话目的后,可以开门见山、直截了当进行提问,既可以谈有关问题本身,还可以延伸了解其他问题,必要时还可以请他们说出有关知情人,为补充谈话明确对象,或是提供其他有价值的信息,尽可能把问题了解透彻。

四、搞好谈后分析研判

巡视巡察谈话发现的问题线索不能拣到篮子里就是菜,只有科学分析研判,才能把握谈话的真实性、有效性。

一要及时研判。把握谈话记录重点,保持“原汁原味”,坚持每天梳理汇总归类,对所有谈话对象提供的各种问题线索和材料,要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科学分析、梳理归纳,从中获取有用信息。特别要“原汁原味”整理与被巡视巡察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谈话记录,由巡视巡察办呈送党委主要领导。

二要抓住疑点。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对有关问题线索,要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不以偏概全、无限上纲,也不要视小不见,做到不轻易放过重要事实和关键疑点。要适时召开全组会交流发现和值得关注的问题,提炼重点问题、普遍性问题和倾向性问题。

三要搞好印证。对有关问题线索,要通过实地查看、调阅资料、约见举报人、明察暗访、下沉一级等方式实地取证、验证深入了解。必要时可以到党员领导干部个人出生地、成长地、就读学校、原工作单位等地调查核实情况,甄别印证问题线索。同时,撰写谈话报告时要实事求是、清晰准确、全面客观、对比一致。

五、把握谈话要求

巡视巡察工作的方针是发现问题形成震慑,推动改革促进发展。巡视巡察定位是政治监督,是监督的再监督,巡视巡察谈话必须遵守纪律规定,突出政治性、把握好尺寸。严格坚持巡视巡察工作原则和要求。(两不原则:不干扰被巡视巡察单位正常工作,不履行执纪审查职责)严禁力戒或规避巡视巡察工作负面清单所列情形(一是未做到平等礼貌待人;二是盛气凌人、口大气粗、语气很冲;三是与谈话对象发生冲突;四是简单做出表态或不恰当定性;五是提要求过于简单机械;六是一些工作要求把握不当;七是超长时间、超高强度谈话;八是违反保密纪律)

一是注意态度语气。有的谈话人存在急躁心理,遇到谈话对象态度不积极,动辄发怒,严厉指责,或用审讯语气提问,要求谈话对象承认事实,既影响了谈话效果,又影响了巡视巡察组形象。巡视巡察谈话是同志间平等的交流,谈话对象不是办案对象,既要严肃认真,又要谦逊平和、坦诚真挚,动之以情、晓之以纪,不能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口大气粗,更不能与谈话对象发生冲突。特别对实名举报问题的群众谈话要注意不能在记录上填名,更不能让其按指印。

二是坚持审慎稳妥。既要尽最大努力把问题了解核实清楚,也要防止发生意外情况,做到“可控制、不惊动”。特别是当预判了解的事情非常重要,涉及领导干部重大违规违纪问题时,就要注重从外围了解,不直接找领导本人谈话和核实。当谈到具体问题时,发现谈话对象出现紧张等反应的,要搞好思想疏导,谈话结束后,督促被巡视巡察党组织对谈话对象加强教育管理,注意谈话对象的安全。

三是依规依纪依法。要严格请示报告制度,对超正常谈话范围的谈话人谈话或“特殊谈话人”要经批准后进行,不能擅自行动、先斩后奏。要把握好时间,控制好节奏,不采取超长时间、高强度谈话方式,更不能以变相方式留置谈话对象。对于确需了解的重要问题,可以约谈话对象多次谈,直至把有关问题了解清楚。

四是要严格做好保密。对所有谈话内容等资料要严格做好保密工作。同时,巡视巡察工作是有权利界限的,也就是巡视巡察权限上要严格区分与执纪审查的关系,不要越权,特别是谈话对象不是办案对象,要严守纪律要求,更不能跑风漏气。

 



陕ICP备170034748 投稿邮箱:1030673130@qq.com
Copyright 2006-2014 光讯网(www.guangxun168.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