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洛南县委组织部 发布时间:2025-09-01 15:58:31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中央层面持续曝光了一批发人深省的典型案例,严肃查处了侵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蛀虫”。这些案例犹如警钟长鸣,时刻警醒着广大党员干部:务必拧紧思想“总开关”,力戒歪风邪气,切实将以案为鉴的理念融入日常,以严的标准、严的措施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入脑入心,使其成为日用不觉的言行准则。现结合近期对典型案例的深入学习,联系自身工作实际,谈谈以下几点认识和体会。
以案示警,深刻剖析危害本质。典型案例揭示的违规吃喝、损害群众利益、统计造假等问题,深刻暴露出“四风”问题的顽固性和反复性,其危害不容小觑。一是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当前,正处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关键时期,个别党员干部不仅不能以身作则,积极整治自身存在的顽瘴痼疾,反而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置若罔闻,毫无敬畏之心,将精力用在经营小圈子,沉溺享乐奢靡,对待工作时政绩观严重错位,责任心极度缺失,严重脱离群众、脱离实际,致使人民的权益难以得到保障,群众的利益遭受损害,极大地割裂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进而使人民群众对个别党员干部的不满上升到对党和政府的不满,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和形象。二是浪费国家资源和社会财富。违规吃喝直接暴露了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的滋生。党员干部沉迷物质享受,不能将心思用在干事创业上,在其位不谋其职,严重浪费了国家赋予的职位和权力资源;另一方面,铺张浪费、骄奢淫逸之风,严重浪费了社会财富。河北三河在城市管理中盲目决策、机械执行,脱离实际制定广告牌匾规定,不仅损害群众利益,还因频繁调度督查加重基层负担;云南曲靖相关干部违规违纪,背离职责,严重破坏当地政治生态。这些案例深刻反映出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危害——工作不求实效,贪图虚名、弄虚作假,导致财政资金无法高效利用,民生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破坏营商环境,阻碍企业发展,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以案为戒,时刻保持清醒头脑。这些典型案例无不揭示了一个沉痛教训:心存侥幸、顶风违纪者必然会付出惨痛代价,等待他们的结局必然是纪律严肃惩处、法律公正审判、政治生涯终结、家庭幸福破碎。作风建设不是一阵风,不是刮一阵子就能够一劳永逸,典型案例的学习也不是看了、听了、交流了就可以宣告结束,其目的在于使党员干部将深刻教训转化为内心的戒惧,将其作为映照自身的明镜、长鸣耳畔的警钟。一要常怀敬畏之心,敬畏权力、敬畏人民。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必须用于为人民谋福祉,党员干部在任何时候都要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受得住清白,确保权力不被滥用。二要常思违纪之害,要把典型案例当作清醒剂和预防针。善于运用这些“活教材”反思自省,坚决从细微处守牢作风底线,杜绝小错酿成大错。三要常固思想之坝,思想堤坝一旦松动,外界诱惑便会趁虚而入,行为失范就难以避免。因而必须要将理论学习作为终身课题,要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坚定的政治立场、清醒政治头脑和自觉的行动遵循,让“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成为深入骨髓的自觉。
以案促改,推动作风建设走深走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按照部机关安排,深入学习典型案例,努力做到学有所获、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同时深刻检视反省,加强自我改造,提高综合素质。一是强化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作风问题的表象在行为,根源却在思想,因此必须拧紧思想总开关,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抵制各种诱惑。二是增强群众观念,牢记初心使命。要始终保持共产党人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结合部机关“到群众中去”实践活动,积极赴兑山村扎实开展入户帮扶工作,宣传防汛抗旱知识,精准摸排住房、饮水等安全隐患,及时化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帮助群众办理力所能及的惠民事项,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三是切实真改实干,转变工作作风。作为组工干部更应该锐意进取、奋力争先,坚决摒弃敷衍应付、推诿塞责的消极心态,要把精力和劲头用在提升工作质效上,既扎实推动研究室业务顺利开展,又配合部机关其他股室完成中心工作,确保让领导满意、让同事放心。对自己要高标准、严要求,不断提升个人业务素质,杜绝“混日子”的心态,以实际行动推动作风建设走深走实 。(洛南县委组织部研究室 王明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