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学细悟新思想 笃行实干挺担当 以监督实效筑牢全面从严治党基层防线


稿件来源:黄杰 发布时间:2025-10-23 11:56:57


——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研讨交流材料

通过近期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我既深刻领会到书中系统阐释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新成果,更真切感受到其中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强化权力监督的思想伟力,这些论述不仅为干部监督工作提供了“指南针”和“根本遵循”,同时也让我找到了从事干部监督工作的“具体抓手”,对如何守好干部队伍“廉洁关”、筑牢全面从严治党“基层防线”有了更深刻的思考,作为干部监督工作者,我将聚焦干部监督重点领域,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务实举措,切实筑牢干部监督工作防线。

一、以“政治监督”为统领,把准干部监督“定盘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政治监督是督促全党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有力举措”。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开展干部监督工作指明了方向,结合工作实际,我将重点从三个方面抓好落实: 一是紧盯“两个维护”落实。始终将政治标准贯穿干部监督全过程,在干部调整及职级晋升中干部政治素质鉴定、镇办部门班子研判、党委(党组)民主生活会列席指导等工作中,重点监督是否政治立场笃信坚定、是否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等,杜绝“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尤其是在干部调整动议阶段,优先审查拟调整干部的政治表现,对存在“七个有之”、政治上不合格的坚决“一票否决”。二是聚焦中心工作监督。围绕党的建设、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跟踪干部履职成效,如在县委巡察整改检查评估工作中,通过实地走访、资料核查、现场访谈等方式,重点监督干部是否存在政策执行走样、整改敷衍等问题;依托干部监督联席会议制度平台,每季度督促收集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干部监督方面线索信息,进行梳理分析,重点核查存在政治偏差、立场不坚定、表里不一等问题,及时进行提醒纠偏,确保县委部署落地见效。三是强化政治纪律核查。对来信、来电、来访等反映干部违反政治纪律、政治规矩的问题实行“优先登机、优先研判、优先核查”的“三优”流程,重点核查其是否存在与党中央决策部署不一致的言论、背离政治立场的行为,确保问题快速核查清楚、定性处置到位。

二、以“选人用人监督”为关键,守好干部选拔“廉洁关”

围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从严管好干部”的要求,将干部监督嵌入选人用人全流程,严防“带病提拔”“带病上岗”:一是严把“入口关”。在干部调整、职级晋升考察阶段,严格落实“凡提四必”,重点核查干部档案、个人有关事项报告、信访举报、廉政鉴定,对档案造假、报告不实、举报反映或存在廉洁风险疑点的,一律暂停或暂缓选拔程序,同时在各类评优评先、职级晋升等过程中,严格征求纪委监委、政法机关和环保部门意见,对存疑的暂缓程序;在公示期确保“12380”监督热线全程信息畅通,实时受理群众反映,对反映并查实问题的坚决取消资格。二是严控“兼职关”。针对科级干部在企业兼职问题,严格落实审批管理,联合市场监管局、行政审批局等部门每年度开展专项核查,排查是否存在未经批准兼职或违规取酬等情况,建立兼职台账并动态更新,坚决杜绝“权力寻租”。三是严管“退出关”。严格退休科级干部因私出国(境)审批手续,对不符合规定的,做好政策解释,对符合政策要求的,按程序及时办理相关手续,出国(境)前告知相关事项,回国后及时收回相关出国境证件并统一保管;加强退出领导岗位干部管理,严格按照《关于加强退出领导岗位干部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退职干部不得以任何理由搞特殊,不得放松管理,要与单位其他同志同要求、同管理、同考核;对不遵守工作纪律、擅自脱岗、上“自由班”、散布消极言论等违反工作纪律的退职干部直接点名道姓进行通报。

三、以“日常监督”为基础,织密干部管理“防护网”

践行第五卷“坚持问题导向”要求,把监督关口往前移,实现“事前预防、事中管控、事后整改”闭环:一是做实日常监督。严格落实公职人员操办婚丧喜庆事宜规定(试行)的通知,全过程跟踪监督公职人员婚丧喜庆事宜,及时督促收集事前、事后报备手续;贯彻落实干部请(休)假管理办法,对干部职工因事假、病假、婚丧假、产假、探亲假、带薪年休假等,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审批;每月督促县级领导所在单位按时上报领导干部及时报告个人有关事项月报表,及时掌握县级领导个人有关事项;二是做细专项监督。对干部离任审计,明确“离任即审计、结果必运用”,将审计结果与干部调整、职级晋升直接挂钩;常态化落实《提醒、函询和诫勉县管领导干部操作办法》,对提醒、函询和诫勉干部情况作为领导干部研判、考核、任免、奖惩的重要依据,收到函询、诫勉的干部,要在年度民主生活会上对函询和诫勉问题及整改情况进行说明。针对干部待遇保障中的风险点,认真开展“三龄一履”认定专项核查,按照干部退休制度有关事项政策要求,认真核对核准干部出生年月、参加工作时间、退休待遇执行时间等,确保离退休干部个人利益得到保障;三是完善制度监督。结合日常监督发现的共性问题,推动制度修订完善,如针对干部日常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管有死角等,认真修订干部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从制度层面堵塞监督缺口。

四、以“信访问题处置”为抓手,畅通群众监督“主渠道”

落实第五卷“密切联系群众”要求,把信访处置作为倾听民声、防范风险的重要途径,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一是规范处置流程。建立“接诉—登记—核查—反馈—归档”五步闭环机制,对来信、来电、来访及“12380热线”反映的问题,接到举报后,在受理范围内的,一般在15日提出办理意见,调查核实工作一般在60日内完成,有特殊情况需要延期的,一般不超过30日,对反映情况紧急、内容重要的优先办理,坚决杜绝“压件不办、拖延处置”。二是强化分类处置。对举报办理实行分级负责:属本级党委管理对象由本级党委组织部办理;属市级管理对象需及时报市级组织(人事)部门,严禁瞒漏报;属镇办管理对象通常转镇办处理,对重要情况可直接处置;按举报内容归口处理:属选人用人问题由干部监督股办理,涉及公务员考录等转公务员股;领导班子和干部问题由干部股办理或会同干部监督股共同办理,对涉及违反党纪、职务犯罪转纪检监察机关,其他问题按职责转相关机构;对反映待遇保障、政策咨询的,将及时对接人社、财政等部门答疑解惑,避免“泛化处置、责任转嫁”。三是注重结果运用。每半年或每年度对信访数据进行汇总,分析高频问题领域(如村级“三资”管理、干部六大纪律或窗口服务态度等),形成信访问题分析报告,函送至相关单位要求进行整改;对一年内被信访反映3次以上且查实的干部,纳入“重点监督名单”,在提拔任用、职级晋升、评先评优中暂缓考虑。

下一步,我将继续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为指引,在政治监督上“较真”、选人用人监督上“从严”、日常监督上“务实”、信访处置上“高效”、干部待遇审批上“规范”,切实管好“关键人”、管住“关键事”,为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监督屏障。

(作者:黄杰)



陕ICP备170034748 投稿邮箱:1030673130@qq.com
Copyright 2006-2014 光讯网(www.guangxun168.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