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任旭 发布时间:2025-11-06 11:01:22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强调:“要加强警示教育,抓好以案促学、以案说纪,让心存敬畏、手握戒尺真正成为日常自觉。要引导党员、干部全面理解和执行党的纪律,在遵规守纪前提下,安心工作、放手干事、锐意进取、积极作为,创造不负人民、不负时代的业绩。”本人认真学习、深入剖析《中央纪委办公厅公开通报的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等3起党员干部违规吃喝问题典型案例》《河北省三河市在城市管理中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典型案例通报》《云南省曲靖市统计造假、政治生态恶化的典型案例》及各级通报的典型问题案例,坚持以案为警、以案为戒、以案促改,自觉做到强党性、知敬畏、守底线。
全体党员干部要坚持警钟长鸣,守牢底线,做到重视小事以正风、留心小处以肃纪、管住小节以塑形,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切实落实到工作与生活的点滴之中,坚持“学查改”一体推进以优良作风汇聚推动党的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时时重视小事,以小见大正作风。“于细微处见精神,于细微处也见品德。小事小节是一面镜子,能够反映人品,反映作风。”小事看似微不足道,实则是作风建设的试金石。从诸多案例来看,一些党员干部认为,偶尔接受一次吃请、违规使用一次公车、在办公用房上稍微超标一点等都是小事,无伤大雅。然而,“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正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逐渐侵蚀着党员干部的思想防线,损害着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不少人正是从最初的不拘小节开始,在错误的道路上越滑越远,最终沦为阶下囚。
事事留心小处,见微知著严纪律。“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落实,体现在工作和生活的每一个小处。留心小处,就是要关注那些容易被忽视的细节,从细微之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严明的纪律确保作风建设不走过场。从诸多案例来看,一些单位在办公用品采购、使用和管理上存在漏洞,个别人员存在铺张浪费、公物私用等现象;有的在公务接待中,对用餐标准、陪餐人数等规定执行不严格,存在超标准接待的隐患;还有的在办公场所的水电使用、文件打印等方面,缺乏节约意识,造成资源浪费。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处,实则反映出纪律意识的淡薄和制度执行的不到位。
处处管住小节,慎独慎微塑形象。小节不保终累大德,小节问题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品德修养,更关系到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群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从诸多案例来看,如果在小节上不注意,就会给群众留下不良印象,损害党的形象和威信。
通过以上感悟,在今后的工作中:
一要谨慎对待每一项工作任务。要深刻认识到作风建设无小事,每一件小事都关乎党的形象,关乎人心向背。要从思想深处摒弃“小事无所谓”的错误观念,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谨慎对待每一件小事。在日常工作中,无论是撰写一份文件、组织一次会议,还是接待一位群众,都要严格按照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要求,做到严谨细致、规范有序。要坚决杜绝敷衍塞责、推诿扯皮等不良作风,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每一项工作任务,用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负责。
二要时刻保持敏锐的洞察力。要善于从这些小处发现问题的端倪,一方面,要加强自我约束,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从节约每一张纸、每一度电做起,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另一方面,要勇于监督他人,对于身边出现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小问题、小倾向,要及时提醒、敢于纠正,做到防微杜渐。
三要以身作则保持优良作风。首先要做到慎独。在独处时,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和规矩,不做任何违背原则的事情。即使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要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时刻以党员的标准规范自己的言行。其次要做到慎微。要从细微之处入手,严格要求自己,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要注重细节,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做到衣着得体、举止文明,展现党员干部的良好风貌。最后要做到慎终,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将自己的行为置于阳光之下,虚心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断提升自己的形象和素质。
(作者:任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