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陕西资讯 > 正文

昔日秦岭穷山沟变身童话小镇 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文章来源:央广网
字体:
发布时间:2019-07-10 07:39:30

图为陕西商洛镇安县的“童话磨石沟”景区。(央广网记者 孙冰洁 摄)

    央广网商洛7月8日消息(记者孙冰洁)走进位于陕西商洛镇安县的“童话磨石沟”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布局整齐、具有唐风古韵的楼院,时逢盛夏,树木葱郁,院落错落有致地掩映在绿树之中,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颇有陶渊明笔下桃花源的韵味。蜿蜒的步道将各具情调的庭院连在一起,如虹的石桥下溪水潺潺,一副美丽乡村的画卷在人们眼前慢慢展开……

磨石沟村民老方向记者讲述他的故事。(央广网记者 孙冰洁 摄)

    而在村民老方的记忆里,五年前的磨石沟还是一个不通公路、交通闭塞、运输货物需要肩挑背扛的穷山沟。村里的400户居民中,几乎每家都有劳动力外出打工、自谋出路,老方也曾是其中一员。但随着上了年纪,身体渐渐吃不消,老方也只能靠着自己掌握的一门雕刻手艺,在种植和养殖之外,打点零工补贴家用。

    转机发生在2014年。在对磨石沟的周边环境和资源进行全面调研后,因为靠近4A级景区塔云山,镇安县政府决定在这里开展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建设项目覆盖青铜关、柴坪等两个镇的两个村922户。

“童话磨石沟”园区一景。(央广网记者 孙冰洁 摄)

    在坚持保护生态的大原则下,磨石沟的最终定位是成为最具创意、最具体验、最具影响力的亲子游、研学游基地。

    “我们村最大、最有前景的产业就是旅游,通过整合旅游资源,将农家乐、农家宾馆、土特产品加工、旅游服务等产业纳入统一管理,避免了重复投入和资源浪费。”村支书吴相琴说。

    在磨石沟一处名为“角城”的周末农场里,荷兰风车、仿生滑梯、梦幻彩虹铁屋这些欧式建筑与青瓦白墙的中国古典建筑完美结合在一起,交相辉映。而散落在绿树丛林之中的红色建筑,则宛如中世纪的西欧城堡,别有一番风情。

游客在景区内体验石磨。(央广网记者 孙冰洁 摄)

    在磨石沟“出云村”,还设有专门供亲子互动的农耕展馆,可以看到不少过去的农耕工具和物品。来自西安的游客龚先生不住地感叹:“我得让我的孩子好好看看,教他认识一些老物件,让他记住这才是我们的根。”

    而农场中的植物迷宫,更是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通过高度场景化的设计,游客在饱览自然风光、感受乡村风情的同时,还能进行娱乐、休闲和健身。大人们看得舒心,孩子们玩得开心。

    吴相琴告诉记者,在盘活当地资源的过程中,磨石沟将具有差异化、独特性的乡村产业植入其中,大力开发本土旅游,使旅游业成为磨石沟美丽乡村的主导产业。据悉,目前,磨石沟已经发展特色农家乐、乡村客栈57家,成立庆丰收乡村旅游公司1家。去年“十一”黄金周期间,位于“出云村”的燕翔山庄,平均每天接待游客100多人,篝火晚会、乡村美味、农耕体验等活动,让游客参与其中,呼吸清新的空气,感受纯朴的乡风,乐不思蜀。

    “游客们从塔云山归来,在磨石沟里可以吃上纯正的乡村美味,在小木屋里能体验乡间夜晚的那份独特宁静,在静静的小溪上,可以倚着风雨廊桥的立柱,感受夜晚徐徐的轻风。”柴坪镇镇长孙守坤兴致勃勃地告诉记者。

“童话磨石沟”内的部分娱乐设施。(央广网记者 孙冰洁 摄)

    磨石沟的村民们也享受着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的实惠和便利,乾程烤烟合作社即是其中的代表。据吴相琴介绍,丰收村今年种植了1300亩烤烟,产值可达300万元。此外,还有蚕桑养殖、中药材育苗种植、林果采摘、服装加工等产业项目,基本形成了“南山桑、北山烟”的种植产业带。

    旅游产业形成后,村中的农家乐也是遍地开花。一家农家乐的老板朱枝启乐呵呵地告诉记者,去年国庆小长假,他一共接待了700多名游客,收入近3万元。

    老方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受益者之一。在“童话磨石沟”项目开展后,老方凭借自己的根雕手艺,成为旅游公司的一名员工。每个月至少能赚2000元左右,再加上种植、养殖的收入,他对目前的生活很满意,整个人看起来也比实际年龄年轻许多。下班后,老方还会组织村民们聚在一起,唱歌跳舞,生活得有滋有味。

    吴相琴告诉记者,在发展产业的同时,村“两委会”还结合脱贫攻坚工作,将村民的土地、房产、林木等资产变成生产经营资料投入旅游产业发展之中,变一次性补偿为长期稳定分红。村民可通过土地流转得租金、基地就业得薪金、资金扶持得股金等,脱贫致富有了长久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