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片 > 图览陕西 > 正文

保护古树名木 留住美丽乡愁

2019-12-17 14:13:24

来源:陕西日报

分享到:

W020191217292944126904.jpg

龙尾坡的皂荚树承载着东塬人共同的乡愁。

  百年以上的大树为古树,树种稀有、名贵或具有历史价值、纪念意义的树木为名木。陕西是全国森林文化资源大省,全省古树名木数量超72.7万株,位居全国前列。这些古树名木不仅是见证历史的活化石,也是承载美丽乡愁的绿精灵。

 

  见证历史的活化石

  12月5日,全国古树名木抢救复壮业务培训班在渭南市开班,当天来自全国林业系统的90余位代表,共同参观了渭南市古树名木保护现场。

  华阴市玉泉院是渭南市最大的古树群所在地,拥有青檀、皂荚、侧柏等古树89株。院内山荪亭,系1100余年前北宋著名的道家学者陈抟所建,和亭子一样悠久的还有旁边一棵曲屈虬蟠、老态龙钟的青檀树,传说为当年陈抟手植,称为无忧树。

  无忧树无人修剪、自由生长,和周围其他古树相比,颇有“千年古树发悠情”的韵味。康有为曾写诗赞美玉泉院“谷口清泉引曲流,长廊回医树无忧。泉水岳色可忘出,让与希夷睡万秋。”如今,到玉泉院参观的游客,大多会专门站在无忧树下与其合影留念。

  在玉泉院内,每一棵古树上都挂着由陕西省绿化委员会办公室统一制作的保护牌,上面详细标着古树的编号、科名、学名、树龄、保护级别以及养护责任单位。

  华阴的另一个古树群在西岳庙。西岳庙始建于汉武帝元光初年,目前庙内幸存古树名木61株,皆为国家珍贵古树。有史记载,庙内最早的古树可追溯到1730多年前弘农(华阴)郡太守魏君实的植柏之举,而北周皇帝宇文泰庙内种柏之事距今也有1450多年。这些古树和庙宇一起构成了岁月的深沉、院落的肃穆、祭祀场地的森严。

  为保持原生态,让古树和庙宇融为一体,庙内的古树大多没有围栏进行保护,但西岳庙文物管理处制定了其他的保护措施。如修缮项目一律给古树让路,做到移项目,不移古树;古树保护责任人按时巡查、监管,避免游人攀爬、刻画;对斜倾枯死的古树进行保护支撑等。

  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地理,孕育了陕西丰富的古树名木。其中位于黄陵的黄帝手植柏,是世界华人拜谒先祖的心之所系。保护好这些古树名木,对弘扬森林文化、传承华夏文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无不具有重要意义。

  2012年陕西启动了重点古树名木扩繁保护项目,省林业局与中国林业科学院合作,通过组织培养、微型扦插、嫩枝嫁接等克隆技术和种子繁育技术,开展了黄帝手植柏、汉武帝挂甲柏、老子手植银杏一代和二代苗木培育,并成功获得遗传背景一致的苗木,开创了我国保护珍贵古树名木的一条新路。

  此外,为科学管理古树名木资源普查数据,陕西建成古树名木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了在互联网上对古树名木进行分级查询、数据更新、统计分析、动态监管和远程协助诊断五大功能。目前,该平台在全省得到推广和应用,数据库中古树数量不断得到更新。

 

  承载乡愁的老朋友

  陕西省古树名木数量大、分布广、种类多、内涵深、形态美,这些古树遍布陕西的山川沟壑、城市乡村,可谓乡乡有古树、县县有名木。

  12月5日,记者来到潼关县城关街道办庆丰村。刚到村口,远远就看到道路尽头一棵高大的槐树。慢慢走近,发现这棵槐树不一般!它的树龄竟有1200年左右,树干极其粗壮,两个人使劲撑开双臂才能勉强将其抱住。

  今年78岁的村民郑佳玲,看到古槐下围了一群陌生人,便好奇地走了过来。她热情地告诉大家:“小时候,村里小伙伴们经常围着这棵槐树嬉戏打闹。它是我们共同的好朋友,不管谁家遇到不如意的事,都会向古树诉说。”

  因为是好朋友、守护者,所以要格外爱护、倍加珍惜。这么多年,村里没有一个人破坏过这棵古槐。郑佳玲回忆道:“有次下暴雨,树枝被折断,村民们立即通知林业局的人来处理。”如今,配合美丽乡村建设,古槐旁建了“古槐大戏台”。逢年过节,村民们就会聚在槐树旁,一起看戏,其乐融融。

  无独有偶。在临渭区丰原镇龙尾坡也有一棵近千年的古树,不过是株皂荚。相传宋仁宗曹皇后住在渭南东塬时,看到当地百姓生活不易、洗涤困难,就让人在东塬百十个村子的村口各栽一棵皂荚树。

  后来,树上的皂角解决了群众洗涤困难的问题,树荫也成为村民们纳凉休息的好地方。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当年那些茂密的大树逐渐枯萎,唯独龙尾坡的这株皂荚一直生生不息。

  出生在东塬,长期居住在外地的闵盼龙,是一个极其热爱家乡文化的年轻人。他感叹道,“东塬是我魂牵梦萦的地方,每次回家在龙尾坡看到这棵皂荚树,我都会停留片刻。看着它,心里莫名觉得踏实,真希望这棵古树能够万年长青,守护更多东塬人。”

  古树名木不仅可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也能为当地百姓提供树种选择的依据。在榆林清涧县老舍窠便民服务中心王宿里村,有古枣树1200多株,千年以上的就有110株,这些枣树虽饱经风霜,但依旧挺拔坚实。如今,清涧作为中国红枣之乡,红枣不仅成为当地农民重要的经济来源,一棵棵风姿绰约的千年枣树也是清涧人民共同的乡愁记忆。

  让保护古树名木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近年来,陕西通过出版《陕西古树神韵》大型画册,在全民义务植树网上启动“留住古树 记住乡愁”古树保护项目,利用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媒体宣传,极大激发了全社会保护古树名木的热情。

  下一步,陕西计划对全省散生的古树名木实行挂牌全覆盖,在古树群出入口设立保护标志,同时对长势衰弱的古树名木有计划地分步实施抢救复壮工作。守好宝贵资源、弘扬森林文化,为美丽中国贡献陕西力量、为留住乡愁贡献林业力量。(记者 师念文/图)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