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丽乡村 > 正文

洛川阿寺村建设“中国苹果第一村”

文章来源:西安新闻网
字体:
发布时间:2019-08-19 00:11:07

    核心提示:1947年,洛川县永乡镇阿寺村的李新安从河南灵宝用毛驴驮回200余株苹果树苗,成为洛川种植苹果的第一人。如今,72年过去了,洛川苹果已经成为享誉世界的知名品牌。永乡镇党委书记李新锁说:“陕北苹果的根和魂就在阿寺村。”

    洛川阿寺村建设“中国苹果第一村”

    ■黄土高原新创举

    上个世纪40年代的洛川,地薄,粮食产量不高,打下的粮食常常只够吃半年,人们十分珍惜口粮地。1947年,李新安将200余株果苗带回阿寺村后,开始在自己家的6亩口粮地上种苹果。村里有不少长辈劝他,在口粮地上种苹果,不种粮食,一家人会被饿死。

    洛川县永乡镇党委副书记王文明说:“当时李老先生的做法村里有很多人都不理解,但是李老先生坚持下去了,一个人硬是在6亩地里建起了洛川县第一个果园。”在李新安的推动下,到1952年,洛川县阿寺村周边有65户群众栽下40亩苹果树苗。

    1959年国庆前夕,毛主席品尝了阿寺村的苹果,称赞阿寺村农民栽植苹果在陕北黄土高原上是“一个创举”。也就在那一年,阿寺村的果园发展到336.4亩,洛川县兴起了大建果园的热潮,全县苹果种植面积达到1.7万亩,成为名副其实的“苹果县”。

    1960年,阿寺村已繁育3万多株苹果苗,除本村三百多亩果园自用外,其余都供给了外村外地,使本县50多个村子先后都有了苹果园,邻近的黄陵、宜君、延安等地也从阿寺村引进苗木进行种植。

    ■阿寺农民早致富

    阿寺村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成为有名的富裕村。

    在李新安的带领下,阿寺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实现了多个第一的创举。第一个在陕北引进苹果苗木技术并成功栽植;第一个建起苗木繁育场;第一个村级自发电解决照明问题;第一个建起上下八间砖混小楼;第一个小高抽,解决村民深沟挑水的大难题。

    据阿寺村党支部书记李银海介绍:“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左右,我们村一个壮劳力一天在果园里干活便能分到两块钱的工钱。”

    经过20多年的栽培与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初,洛川苹果在种植规模、技术、品质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1985年,阿寺村开始分队大面积种植果树。一直到2019年,阿寺村的苹果经过转型升级,种植面积也从6亩发展到2850亩。李银海说:“我从小在果园里长大,我们村上没有一家人不种苹果。我现在自己有10亩多果园,每年收入十几万元。”

    经过70多年的发展,截至目前,洛川种植苹果种类已经达到40多种,洛川苹果种植面积达50多万亩,占全县64万亩耕地的78%;16.1万农民人均果园面积3.1亩,居全国第一,农民收入的95%来自苹果。

    ■挖掘文化追先贤

    现如今走进阿寺村,首先便可看见“中国苹果第一村”的标识。在阿寺村的墙上,画着苹果种植、修剪、疏花、套袋等农画,街口的铜像都是以苹果为主题,每条小巷也都以不同的苹果品种命名,街道的石板上还刻有苹果流程的剪纸,街道两边的垃圾桶都是苹果样式。

    而在李新安起始园里,当年在阿寺村种植的第一棵苹果树依然生机勃勃,结着累累硕果。阿寺村利用先进的嫁接技术让第一棵树的生命不断延续。

    为挖掘洛川苹果先贤李新安文化,阿寺村围绕苹果文化步行一条街、东西环村线、苹果主题广场、科技示范园以及苹果采摘观光长廊带,实施李新安故居修复,建成苹果大讲堂、村史馆和王兰畔艺术展馆,建成总长600米的“苹果文化步行街”和10000多平方米的苹果主题广场。2018年,阿寺村已累计接待游客70余万人次。

    采访中,洛川县永乡镇党委书记李新锁告诉记者说:“阿寺村正在依托李新安首植树,保护李新安故居文化遗存,同时挖掘苹果文化,形成阿寺村春赏花、夏避暑、秋采收、冬赏雪的四季观光模式,实现果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劳作变体验,最终将阿寺村打造成‘中国苹果第一村’。”(文/图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张红中 通讯员米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