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片 > 图览陕西 > 正文

昔日尚武之风难觅 如今静谧闲适可寻

文章来源:西安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19-08-22 08:16:42

res07_attpic_brief.jpg

习武园示意图(制图/张淼)

res11_attpic_brief.jpg

习武园西段尤为静谧安逸。

  ■记者 杨旭 文/图

  西安城墙的西北角,有一条东接西北三路,西至城墙根儿,长约六七百米的老街,名为习武园。光是听听这个名字,就不难猜测这一片曾笼罩着浓厚尚武之风。《西安地名故事》中记录,清代,习武园因北校场亦名“习武园”而得名。

  习武园的故事主要发生在尚武的清代。由于清代的统治阶级出身游牧民族,以武定天下,因此武举也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从武举出身的武官越来越多,民间习武之风也愈渐浓厚。作为武举考试的场所,习武园对于希望通过习武实现人生抱负的人来说,便成了神圣的地方。据记载,清初著名武官、西安府长安县人梁化凤,就是在习武园与人比武中得武举人,获得进京会试资格,成为武进士。

  除了武举考场,清代习武园还承担着阅兵练武的重任。“河山天险古金汤,都邑规模溯汉唐。陆海膏腴本沃壤,秦风剽悍称岩疆……大阅三军训甲士,来朝诸部趋藩王……”这几句描写阅兵景象的诗句,来自康熙皇帝在西巡之后有感而作的《长安行》。康熙四十二年,为安定大西北,康熙西巡陕西。在西安期间,康熙在习武园检阅了西安驻军,考察各军训练成果及战斗力。随着武举制度逐渐不足以胜任强军御敌的时代要求,清代后期武举制度被废止,习武园作为武举考场的历史也随之终结。

  辛亥革命爆发后,清政府被推翻,习武园已不再是清军校阅地,笼罩在习武园一带的尚武之风逐渐散去。到了解放前,习武园一带多是农田,人比较少,附近的城墙上被挖出一些大洞,住着外地逃难来的人。再后来,习武园成为部队的管辖区域。

  “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时候,习武园一片有许多菜园子,种着茄子、豆角、黄瓜、西红柿等常见的蔬菜。那会儿我还小,也比较调皮,黄瓜、西红柿结果的时候,我们就偷偷摘着吃!”提起儿时的趣事,今年61岁的周圆先生忍不住感慨说,“小时候地方大,人也少,生活真自在!”

  “我小时候最爱吃的冰棍儿就是在习武园的啤酒厂买的,那可比后来的小奶糕有滋味儿!”周圆介绍说,解放后,习武园曾有啤酒厂、塑料厂等几个出名的大厂。据周圆回忆,啤酒厂大致在靠近西北二路的地方,牌子就叫西安啤酒,深受当时年轻人的喜欢,生意非常火爆。每年夏天,啤酒厂也会卖冰棍,有豆沙、白糖等口味,5分到1毛钱一根儿。

  从周圆口中我们得知,当年塑料厂的通知栏还保留到了现在。在周圆的指引下,我们在习武园西口南侧找到了它。造型颇具年代感的通知栏已被刷成了白色,上面贴着“扫黑除恶”的宣传彩页,静静立在路边,看着习武园的日升日落。

  通知栏的斜对面,是已走过300多个春秋的藏传佛教寺院广仁寺。该寺系康熙皇帝1703年巡视西陲时,拨专款敕建,意在巩固西北蒙、藏多民族团结稳定。走进古意盎然的广仁寺,康熙御碑、唐代莲花宝座、清代檀香木供座等珍贵的文物和院内的百年紫荆花树、丁香树,300年的翠兰柏等奇树,都让人由衷感慨其珍贵。寺内的哈达、燃灯、转经筒,让不少游客和网友认为,在西安,这里是离西藏最近的地方。

  或许是广仁寺和城墙根儿的静谧感染了习武园,靠近寺院的西段非常宁静,高大茁壮的树木投下绿荫,来往的车和人都很少,路边的几个小商店也仿佛穿越了二三十年的时光,让我们在保留了年代感的店貌和摆设间找到了儿时隔着柜台买汽水儿的质朴。

  走入路渐宽的习武园东段,耳边热闹了起来,密集的居民楼下小店林立,树荫下不时有三两居民围坐。从街东口出来,朝北看,便能看见小北门,而小北门的大名“尚武门”,便是因为靠近习武园而得名。

  走一遭下来,习武园虽然已难觅昔日的尚武之风,但岁月的质朴静谧却极易寻得。从市民不经意间的三言两语间,总能感受到生活在这片独特土地上的自豪和闲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