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图片 > 图览陕西 > 正文

扶贫一线人才下沉 产业兴旺——洋县激发人才活力推进乡村振兴记事

2020-12-06 09:48:58

来源:陕西日报

分享到:

9b6bc070-3950-42d5-8bb3-9bdaad9b4b7d.jpg

省中蜂养殖协会专家到洋县溢水镇花园村开展中蜂养殖技术培训。 本报通讯员 陈健超摄

        本报记者 高振博 通讯员 杨国涛

        初冬时节,尽管田野里一片荒凉,可在洋县龙亭镇高家沟村虎头山的火锅辣椒烘干车间里,火红的辣椒像一个个小山丘堆满整个仓库,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辣香味。

        “目前,我们已收购加工辣椒50万斤,收入超过70万元。能有现在这么喜人的成绩,可真多亏了我们张镇长呀!”村党支部书记高士军一边查看烘干质量,一边介绍。

        高士军所说的张镇长是该镇的科技扶贫副镇长张山。在发展火锅辣椒的过程中,农学专业的张山充分发挥特长,不仅为群众教授种植技巧,协助合作社引进合适的烘干设备,还多方联系销路。1500多亩火锅辣椒让周边17个村的近900户群众稳稳地走上了一条致富路。

        为破解乡村人才紧缺的难题,洋县积极引导党政、涉农和高层次“三类人才”下沉农业农村一线,通过实施基础提升、头雁领航、人才下乡、科技特派员“四大工程”,努力让人才沉下去,让乡村旺起来。

        磨子桥镇二龙村地处汉江南岸的巴山深处,坡陡沟深、山高林密。多年来,村里一直没有像样的产业,村民们大多外出务工。

        2017年,驻村工作队决定发展食用菌带动群众增收脱贫。已经种植香菇多年的王文治作为致富带头人带领乡亲们在山沟沟建起一座又一座香菇大棚,并成立扶贫互助合作社,带动106户群众共同发展。

        从2018年至今,合作社香菇产业已先后收入70多万元,累计为群众分红14.3万元,吸引了柯东、董启峰等一大批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回乡创业。

        “道路通了,产业旺了,村里也有了人气,这都是咱们带头人的功劳。”看着村里的变化,3组村民刘宝智高兴地说。

        在各级各类“土专家”“田博士”手把手指导下,目前该县已先后培育出像高家沟这样的特色辣椒、中蜂、食用菌等产业示范村63个,龙亭镇柳山村桃园等产业示范带38个,农业现代化滴灌管理猕猴桃等产业示范点60个,农村产业发展的势头一浪高过一浪。

        为发挥高层次人才助推乡村振兴的作用,该县还通过“柔性引才”的方式先后聘请45名高层次人才担任经济社会发展顾问,破解农业发展中的困惑与难题。

        9月29日, 陕西庆瑞丰食药用菌科技有限公司的茯苓茶正式上市。对公司负责人杨新庆来说,可真是没想到。“要不是县上引进的高端人才,茯苓茶项目估计还在酝酿中。”杨新庆说。

        虽然从事茯苓等食用菌种植多年,但杨新庆的食用菌产业却一直是在出售初级产品,增加产品附加值的想法虽然由来已久,可就是苦于缺乏技术,想法始终没有变成现实。

        今年7月,经过县委组织部的牵线搭桥,西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岳田利教授团队正式与该公司合作开发茯苓茶。经过2个多月的科技攻关,杨新庆多年的愿望终于成真。据了解,新茶上市一个月就已实现销售额10万多元。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我们要通过下沉各类人才让广大农村全面振兴。”该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李国鸿说。

        为此,该县积极实施“三培两带”工程,从党员中培养各类实用人才1355名,并让102名党员实用人才走进村干部队伍,有效充实了基层人才力量。

        2019年8月,刚刚研究生毕业的选调生任灵一到县上,就被派往马畅镇双庙村,投身新农村建设中。

        作为老英雄张富清的故乡,每天前来双庙村参观学习的党员群众络绎不绝。对此,任灵主动担任村史馆和张富清旧居的讲解员,有时一天要讲解20多场。虽然疲惫,但在任灵看来,每一次讲解对自己都是一种精神上的洗礼。

        到双庙村的一年多,任灵走遍了村里的家家户户,用心用情解决着群众期盼和需求,在得到群众接纳与信任的同时,也见证了村里的发展变化。“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任灵说。

精彩推荐